目前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确实都在疯抢
个人养老金业务。
但是对于民众来说,面对新兴的养老第三支柱,也就是人社部提出的个人商业养老计划,如果不能给予稳健的增值,即使有着个人所得税避税的诱惑,可能参与的积极性也是不高。
民众现在也在担心,别刚刚爬出了一个坑,又掉入了一个新的坑,而且时间会更长。在2022年11月份,人社部正式批准了个人养老金账户计划,未来将成为每一个民众养老的第三支柱。第一支柱就是最基础的社保养老金,但是民众领取的金额有高有低,有可能只能满足最低的生活保障。第二支柱那就是各类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但是仅仅只有一小部分的劳动者才拥有。第三支柱就是个人养老金账户,就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通俗概括那就是民众自己出钱,购买商业养老
产品,对于自己退休后的养老生活,进行自我负责。
那么目前试点的情况如何呢?在第一批试点的36个城市中,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数,从去年年底的1954万人,到2023年上半年末的4000万人,人数增长确实很快。一时间各家银行争夺账户开户权,也是非常积极。个人养老金账户可以在社保部门,也可以在银行开户,那么开户之后,金融机构推荐的个人商业养老产品自然就可以销售出去了。
按照人社部和国家法规的要求,民众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之后,必须要购买相应的金融产品,才能享受到当年抵扣个人所得税的优惠。如果按照风险种类,大家就分为四类产品,个人养老储蓄类、个人养老公募基金、个人养老银行理财、个人养老商业保险。那么在其中,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他的存续期限都比较长,但是他们仍然是不保本金不保收益的。产品的基本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很多民众失望的发现,在宣传方面写的相对比较诱人,但是运行了近一年实际表现让人失望,就以招行内部的截图显示,一年的亏损,最高能达到15%。那么目前从人社部的官网显示,目前这四类产品种类数量有多少呢?一共有741款产品可供购买,其中储蓄类产品465款、基金类162款、保险产品95款,银行理财类产品19款。那么民众应该如何选择呢?德先生给出专业的建议:
1.既然这笔钱的目标是用于长期养老,那么自然希望对于本金是要保证的。而基金类产品和理财类产品,以及一些保险类产品,其中包含着理财产品的特性要求,所以是不保本不保收益的。而目前整个市投资市场波动又比较大,建议谨慎参与。如果真的为了投资。那么到金融市场中挑选更为合适的产品,可能效果更好。2.个人养老性储蓄产品,是一种特殊的长期存款产品,对于本金和未来产生的利息是足额保证的,也同样受到存款保护的法规庇护。但是目前各个银行推出的这些产品的利率实在有点低。一般来说,年化单利都在2.25%之内。要知道他们可是长期存款,一般最少都要求5年期,最长甚至可以达到20年,那么这个利率是不是有点过低了呢?3.个人养老性保险类产品,除掉那些有着投资性质的养老产品不建议参与之外,剩下那些具有年金性质的养老产品可以进行考虑,因为他们是在合同中保证未来的现金价值,有着国家法律和保险合同的保障,那未来是足以可以拿到的。但是德先生也发现这些年金类的保险产品,为何比保险市场中同类产品的利率更低一些呢?
难道是因为归入长期养老产品之后,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方面,就是单独计算利率了吗?其实,目前在金融市场中,各家保险公司都在不断推出各种针对退休的创新性产品,有些产品吸引力也是比较好的,可以锁定现在的利率收益,要比在表中的保险产品好不少。所以现在,个人养老金产品,当年能抵扣个人所得税是一个亮点,但是如果购买的产品不对路,有可能遭受的损失远远大于被抵扣的个税了。大家还是要擦亮一双慧眼。德先生现在专注于养老筹划和养老金融,有需要可以留言或者私信。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