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绿公司” 2024企业ESG优秀实践案例征集|社会责任报告|esg
1745
2024 / 09 / 11
小微企业信贷,无论是大型银行机构还是小型信贷机构,无论是国内机构还是国外机构,都在寻找可以批量做业务的方法。原因在于,一方面,小微企业相对风险大,单笔业务金额小。所谓相对风险大,不是其真实的不良率一定会高于大型企业,而在于,做同样金额的贷款,评估和管理风险的成本高、效率低,如果将成本和效率拉平,则意味着对小微企业的风险评估不充分,这种情况下,风险当然就相对高。另一方面,由于单笔金额小,要在相同时间内达到同样的规模效益,难度也相对要高得多。所以,小微企业信贷之所以成为世界难题,不仅是风险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即规模经济问题。因此,各类机构都希望找到批量做业务的方法。业务要批量做,就像产品要批量生产,业务或者产品就必须标准化。
信贷业务的标准化,关键不在于银行内部操作流程的标准化、自动化。而在于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标准化。技术手段能较大程度地解决,甚至完全解决操作流程的标准化、自动化。但在风险评估和管理领域很难。
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已经十几年了,这十几年中,他在世界各地推广他的模式。尤努斯依然是一个让人敬仰的人物。
有一些小银行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些银行在当地把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做得有声有色,效益也相当不错。再往前追溯,我们也引进了信贷工厂理念,搞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集中办理、集中审批,实际上就是使业务标准化、批量化操作。
批发或批量,就生产企业而言,就是同样的产品整批地生产;就商业企业而言,就是整批地买和整批地卖。那么银行的信贷业务呢?或许不能这么笼统地看。
小微企业,作为一个大群体,内部并不是同质的。正因为不是同质的,所以不可能用同一个产品、同一种业务模式、同一种风控方式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业务的需求。这个业务需求,不仅是小微企业对于信贷的需求,也包括银行或信贷机构自身办理业务的内部管理需求。
小微企业的不同,有行业的不同,即使在同一行业中,也有细分领域的差别。这些差别会导致不同的经营模式、交易模式,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的运作规律,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同,银行相应的风险管理方式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比如,为大企业或核心企业做上下游配套的小微企业,为商贸市场做同类商品的商户、电商、散兵游勇式的企业等,都是不同的群体。
传统上将商人划分为行商、坐商。小微企业也有这个问题。
有些外资银行搞小微企业信贷工厂效果很好,不良贷款率很低。认为这个方式复制到中国一定也能成功。但是哪些客户都是当地外国人。当地人和外地人,信用程度是不同的。同样的行业、同样的风控手段,对于当地人和外地人效果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道德约束对当地人是比较有效的,而对外地人却相当弱。结果,有些公司引进他们信贷工厂模式的银行,小微企业业务做得一地鸡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许多客户的老板不是贷款机构所在地的本地人。当然,这些公司引进信贷工厂的方式和推广的方式也有问题。
再举个例子,前些年钢贸企业信贷业务的垮塌,有行业周期问题,但仔细分析,也有坐商和行商的问题。发生大量钢贸企业不良贷款的地方,客户老板都不是本地人。而在这些老板的家乡,同样是钢贸企业,却基本上没有不良贷款。这或许也是前文提到的尤努斯和一些小银行在当地做小微企业业务成功,在异地却不是很成功的原因。
由此看,不应该把所有“小微企业”当作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批量,而应该把其中不同的群体作为不同的批量批次来分别对待。即使是生产企业,不同批次的产品也是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或者相同群体的不同需求的。比如服装厂的童装、成人服装,秋冬装、春夏装等。不同批次产品的生产模具、规格、包装、原材料、辅料等,也是不同的。
同时,批量看待客户和批量做业务是两个概念。批量看待客户,就是把同类客户或同类客户需求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确定标准化的准入门槛、必要的申报资料、审查标准、风控措施、操作流程,确定合理的风险损失底线、能够覆盖风险损失的利率标准和业务拓展过程的评价考核体系等。而批量做业务则是像生产企业那样,产品一批一批地生产。恰恰是在这个批量做业务环节上,信贷业务出了许多风险。
所以,批量,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的区域划分成不同的批次,分别进行业务模式开发。绝不能因为某一种业务模式在某一类客户中运用的效果好,就简单复制到其他批次的客户或商业模式中去。否则,必然会产生产品移用的风险。比如供应链金融,面对不同行业、地域、上下游商业模式等因素,是可以有不同做法的,并不一定要由核心企业做担保或增信。
在批量评估客户、开发业务模式的基础上做业务,是不是可以批量,也要看不同的客户和业务模式。从目前的实践看,一上来就可以批量做业务的还是少数。这样的业务往往是在一个明确的闭环内。比如供应链金融、同一个电商平台中的商户。大多数时候批量做业务只是一个过程。在业务的开始阶段,按业务或产品的标准要求营销相应的客户,一个一个地做,当做到一定的量时,持续的业务就是批量的了。
小微企业业务与个人业务有相似的规律,就是在产品推广初期,有一个客户的认知过程,一旦被一定数量的客户接受,口口相传,很快同类客户就会批量接受相应的业务或服务。
利用金融科技,全自动化、智能化做业务,是一个美好理想。在达到这样的理想前,也要像看待批量一样来看待科技的能力。有些业务、有些业务模式现在完全可以做到线上化自动化。例如,商业模式全闭环,流程要素完全标准化,风险控制可以完全利用大数法则的业务。这样的领域相对来说,是少数。更多的业务,需要搞清楚,业务的哪些环节可以数字化、自动化,哪些环节依然需要人工处理。有的时候,业务到某个阶段以后,就可以完全线上化、自动化。再如,某一种产品是针对某一类客户群体的。产品的设计是针对这类客户批量开发的,但客户营销需要一个一个地去做。营销成功后,以后的业务持续经营基本上就是线上化、自动化的了。
夫妻两个共同经营,如果没有野心和不良嗜好,就是踏踏实实做事情,也不想开分店,实际上非常稳定。经营过程中,或许偶然会有临时性的资金需求。还有在这个城市里的角角落落有不少夫妻经营的小旅店,也是这样,没有野心,只是偶尔有添置洗漱用品、更新家具等的资金需要。如果小微企业老想着发展壮大,反而容易出风险,真能发展成大企业的毕竟是少数。淘宝的电商也不是一夜间发展起来的。如果能把这个城市里这类客户都一家一家做成客户,下载App,后面就可以躺着赚钱了,因为以后的放贷、收贷都完全在线上操作。只要有几个客户经理轮流去监控这些客户的经营情况就可以了。困难的只是起初的营销阶段。
小微企业业务是可以做的,是大有可为的。无论是大银行、小银行,还是其他金融机构,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市场机会和市场空间。只不过需要长期积累,不可能一个产品、一个业务模式一蹴而就。要有耐心肯下功夫去研究不同的小微企业群体,需要分别开发不同的有针对性的产品和业务。关于批量,不能片面地理解。对不同的客户群要分不同的批次产品和业务按批量开发设计,营销要分成不同的客户和业务,不能简单化地搞批发式营销。金融科技的应用也是同样的道理,必须明白哪些环节可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哪些阶段可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