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巨头突然折戟,柔宇科技这是怎么了?|手机|刘姝威|柔性屏|市场份额_网易订阅
202
2024 / 09 / 09
本周四早间,比特币一度下跌7.23%,至28758.29美元,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下跌2241.68美元,目前价格在28900美元左右,已跌至去年7月以来的最低点。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加密货币以太坊一度下跌11.56%,至2071.46美元,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下跌270.66美元。
尽管如此,自比特币横空出世以来,加密货币还是逐渐受到世人关注。
根据Brandessence Market Research数据,2021年加密货币挖矿市场规模达到22.854亿美元,加密货币挖矿市场正以28.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8年规模将达到52.939亿美元。
全球加密货币采矿市场之所以能迅速增长,与近些年来年对加密货币的大量需求是分不开的。
与此同时,加密货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如币安币、瑞波币、莱特币、达什币等纷纷登上舞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世界加密货币数量有1.5万余种。
在众多的加密货币中,近期最受瞩目的无疑是meme币:全球十大meme币中,在过去的一年里,有5个涨幅超过3000%,其中狗狗币涨了近50倍,SHIB币(柴犬币)年内涨了60多万倍。
什么是“meme币”呢?
“meme”是个新造出来的词,是希腊语模仿(mimime)和基因(gene)相结合的产物,中文翻译成“模因”,意思是可以像基因一样被复制并传播给他人。
比如说饭圈文化、丧文化,还有年轻人喜欢说的“yyds”(永远的神)这类流行暗语,都算是模因文化。
meme币,就是基于这种文化创造的加密货币,最开始是出于讽刺、好玩的目的。
像狗狗币创始人,IBM工程师比利·马库斯和Adobe的软件工程师杰克·帕尔默,在2013年因为看不惯比特币被投机者们高价炒作,就随意找了一张当年流行的柴犬表情包作为狗狗币logo,又随意设定了狗狗币初始发行量1000亿枚,每年新发50亿枚的发行规则。再参考其他币种代码,复制粘贴加改造,三小时就创造了一个加密货币。
没想到这种“无厘头”的叙事,反而大大迎合了年轻人的胃口,狗狗币开始在美国社交网站Reddit上流行开,后来马斯克在推特上发文“狗狗币没有高低贵贱,是民众的加密货币”,更是将狗狗币推到聚光灯下,其价格也开始疯涨。
SHIBA币也类似,它戏谑地称自己为“狗狗币终结者”(Dogecoin Killer),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后,随着狗狗币的行情水涨船高。
为何meme币能在众多的数字货币里异军突起、一枝独秀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看看最追捧meme币的是哪些人。
尽管币圈里,木头姐、马斯克这样的上层精英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但“那些极度渴望快速成功,但上升通道日渐狭窄的年轻人”才是币圈里的主流。
芝加哥大学的调研发现,美国数字加密货币的交易者平均38岁,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占一大半(55%),35%是中低收入阶层。
调查还发现,非裔、拉丁裔,还有同性恋、跨性别等少数群体,都不约而同地展示了对数字加密货币的好感,认为这是通往“富裕和平等”的新路径。
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货币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分歧的只是演化的路径:是比特币、狗狗币这样的“非主权数字加密货币”,还是各国央行顶层设计的“主权数字货币”。
那些渴望成功却觉得成功无门的年轻人,越来越相信“去中心化”是对腐朽的旧货币秩序的抵抗,越来越愿意接受“非主权数字加密货币”这样充满破坏力、征服欲和刺激感的事物,更为边缘的meme币则非常符合这种颠覆一切的愿望。
以“去中心化”为核心理念的数字加密货币,究竟会不会打破现有的货币秩序,成为未来的主流货币呢?
我们不妨先从技术层面看看这种可能性。
目前,“非主权数字加密货币”中发展最悠久、技术最成熟的是比特币。
众所周知,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区块链技术,其发行和结算是通过所谓的“挖矿”实现的:当用户使用包含秘钥的钱包进行转账时,交易会在整个比特币网络中传播,任何比特币网络中的参与者都可以作为“矿工”,利用其计算能力参与解开一个数学问题(寻找符合条件的hash值)的竞争,从而验证和记录(打包)交易信息。
平均每隔10分钟,就由工作量证明算法“选举”出一名有记账权的矿工,由该矿工打包验证过去10分钟内的交易(打包成一个区块),并获得挖矿奖励(得到全新的比特币)。
如此,比特币就能既不依赖中心化的机构,又能避免“双重支付”的问题。
尽管比特币的设计很有创新性,在美国,Uber、达美乐披萨、星巴克等公司也开始为用户提供比特币支付服务,但比特币更多地还是被用作炒作,而不是支付。
之所以如此,与比特币完全采用区块链技术有很大关系,因为区块链技术用于支付时,是存在缺陷的。
首先,区块链的可扩展性比较差。
举个例子,1个人算10道数学题,每算出1道题1分钟,一共就要10分钟。如果2个人来算这10道题,假设算力相等,都能算对,就是5分钟。5个人来算呢?就是2分钟了。随着投入的算力越多,计算能力一定呈线性增加,这就叫可扩展性。
换句话说,可扩展性意味着能通过扩展资源,比如CPU、服务器,来实现算力的增长,从而实现效率和性能的增加。
但是使用区块链,每一笔交易,系统中所有节点,都要去记一次账,都要对数据进行全量的计算和存储。
这样一来,通过增加节点就不会线性地提高算力,如果共识算法做得不够优化,性能低的节点就可能会拖累整个区块链的性能。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用区块链技术去做支付的话,就可能会很慢。
通常来说,比特币完成一笔交易需要等待60分钟。有人调侃说,如果用比特币买咖啡,买的时候是热的,喝的时候是凉的。
其次,区块链也带来了存储的问题。
如前所述,每一个节点要保存系统里所有的交易信息,这就对数据存储量要求很高。
比如以太币,现在要求一个节点能存储50G的数据量。比特币就更大了,一个节点要能存储逾100G的数据量。
要知道,当前比特币还只是少数人在用,据估算,全球比特币的使用人数约为1800万,只占全球人口(75亿)的0.2%左右,且目前交易量也不大,就已经达到这个存储的级别了。
最后,区块链还存在结算最终性的问题。
什么是结算最终性呢?国际清算银行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里讲过一个原则,就是要明确每一笔交易完成的时间点,这个时间点确定了,那就能确定这笔交易最终完成的那个时间点,这个点也是不可回退的一个点。
如果没有明确的时间点,就会在法律上、经济上产生一系列问题。
比如一家公司今天宣布破产了,根据一些国家破产法律规定,破产机构被宣布破产之前的零点起发生的交易是无效的,是要回退的。
可是用区块链来做支付的话,从法律上来说,很难确定究竟在哪个时间点上才算这笔交易最终完成。相关区块链节点投票更新完之前,严格意义上来讲,你就不能确定这个时间点到底在哪。
事实上,真正奔着成为支付工具的数字加密货币,并不是原教旨主义的区块链“信徒”,比如,Facebook旗下的Diem,就没有采用纯粹的区块链技术,而是采用“中心化的分布式处理架构和区块链技术相结合的分层混合技术路线”。
换句话说,Diem是分层的,底层的交易采用的是中心化处理,这样处理速度会很快,而最上层,也就是最终结算的那一层,用的才是区块链,而且节点不会很多,因为节点越多速度越慢。
除了技术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使得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加密货币难以取代现有的货币。
传统上,货币有一个基本职能,即记账单位(或者说是价值尺度)。但比特币们是完全无中心、无主权的,也就是说比特币们不锚定任何法币,价值由区块链底层和共识决定,这就导致比特币们的价格波动很大。
据统计,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A股大盘和创业板的日波动率是0.6%和1.1%,比特币的日波动率是11.4%,狗狗币的日波动率是20.3%,SHIB币的日波动率是49.2%。
因此,尽管比特币们号称“币”,但目前逐渐达成的共识是,“非主权数字加密货币”的资产属性大于货币属性。
而且,鉴于加密货币价格的高波动,也许正如美联储前主席耶伦所评价的,加密货币是“一种高度投机的资产”。
也许正是加密货币的这个特性,从2021年开始,各国政府对于非主权数字货币的监管在持续升级。我国政府是明文禁止国内用户参与炒作各种类型的数字货币,明确禁止金融机构开展、参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
各国监管的尺度可紧可松,一旦监管的缰绳勒紧,加密货币们的命运会如何,将存在更大变数。
来源:51CTO技术栈
作者:武穆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