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4重境界:90%的人都在最底层,“股神”巴菲特只达到了第3层|股市|股票|利弗莫尔_网易订阅
151
2024 / 08 / 29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梦清
每日优鲜在纳斯达克濒临退市。
这很难怪罪于中美之间的博弈。成立8年,每日优鲜至今无法实现盈利,资本逐渐失去耐心。
此前,盒马鲜生创始人兼CEO侯毅发文向叮咚买菜开炮,称叮咚买菜“估计马上要爆仓......靠投资方的资本无序扩张,价格补贴,赢得市场是不长久的”。
被“炮轰”的叮咚买菜与处于退市边缘的每日优鲜,都是以前置仓为经营模式生鲜电商企业,两者在差不多的时间上市,如今都同样深陷巨亏的泥沼。
2022年,兵荒马乱的生鲜电商行业,或在酝酿一场新的变局。
财报难产,濒临退市
2021年6月25日,每日优鲜抢在叮咚买菜之前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坐实了“生鲜电商第一股”的名头。
彼时每日优鲜风光无限:短短数年之内,共获得11轮融资,累计融资规模早已超过百亿之巨。
站在每日优鲜背后的,既有腾讯投资、时代资本、中金资本、高盛集团等明星投资机构,也有中金资本、青岛国资、苏州常熟政府产业基金等在生鲜赛道鲜有出手的国资。
在IPO现场,每日优鲜的创始人徐正感叹道:“7年时间,大家苦过、累过,但从没有怀疑过、退缩过,一群平凡人就这样干成了社区零售领域里的非凡事。”
上市之前,每日优鲜还发起了“充值送股”的活动,即认购每日优鲜的投资者,只要在每日优鲜平台充值50元人民币即可额外中签认购10股的资格,在当时引发部分股民认购的热情。
但是,无论是资本巨鳄鱼,还是普通股民,怎么也没想到,每日优鲜在二级市场
的表现堪称灾难。
上市首日,每日优鲜即破发,盘中一度暴跌36%。
有认购了每日优鲜的股民感慨:“美股打新赚了8个月的钱,不够这一次赔的。”
在投资行业从业多年的投资者也感慨,“常年打鸟也被鸟啄了眼”。
在每日优鲜的这些股东中亏损最惨的当属国资。据粉笔财经测算,中金带领的青岛、上海、江苏三地国资出资的7060万美元,如今账面上只剩下127万美元。其中,江苏常熟国资投入3600万美元,如今账面只剩下65万美元;青岛国资曾斥资20亿人民币入股,如今只剩下3600万元。
上市以来每日优鲜股价走势图
此后,在上市后接近一年的时间里,每日优鲜的股价不仅从未达到过发行价,而且还一路跌个不停。2022年6月初,由于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跌破1美元,每日优鲜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通知函,要求每日优鲜需在180天内,即2022年11月29日之前重新符合最低股价要求。
市场不看好每日优鲜的理由也很简单——成立至今,每日优鲜至今尚未实现盈利。每日优鲜的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一共亏掉了70多亿元。
2021年,每日优鲜预计全年亏损额度将达到37亿元。或许是出于对股民情绪进一步激化的担忧,每日优鲜至今“捂”着2021年的财报没有发。
面对汹涌的舆论,每日优鲜还是公开回应道:(纳斯达克)的通知函不会影响到公司业务运营及ADS(美国存托凭证)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交易,公司将采取措施在规定的宽限期内恢复合规,同时将尽快披露年报。
成也前置仓,败也前置仓?
早年的每日优鲜,依靠首创的前置仓模式,在略显“拥挤”的生鲜电商赛道中杀出一条血路。
所谓前置仓,简单来说,就是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建立200—300平米的小型仓库。这样就可以将种类齐全的商品储存在消费者身边1—3公里的地方,解决生鲜“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难题。
前置仓模式的横空出世,让生鲜产品的配送时间从此前的次日达甚至是数日达缩短至1到半个小时,极大地提高了生鲜的配送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生鲜超市、菜市场,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在初期通过精选SKU帮助用户缩短决策时间,同时降低产品损耗率。
每日优鲜当时对外披露的数据是,其在华北区生鲜损耗率不到1%,而传统菜市场损耗率超30%。
相比于后来盒马生鲜推出的“仓店一体”模式,前置仓模式因只用作仓库不承担门店销售的功能,对点位选址的要求不高,也无需配置更多员工,因此整体上投入成本会更低。
不少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都是从每日优鲜开始习惯线上下单生鲜产品。正是在这一年前后,一直处于“猥琐发育”的生鲜电商行业步入快速发展的通道。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自 2016 年起,生鲜电商便保持着超过40%的超高增长率。
由此,每日优鲜也逐步成为诸多投资机构眼中的“香饽饽”,接连获得了多轮融资,其中腾讯投资更是从每日优鲜的A轮融资开始跟投多次。
时代资本合伙人张自权曾表示,在电商2.0时代,每日优鲜拥有前置仓模式的核心优势,后来者难以追赶。
但每日优鲜后来的发展并没有如资本所期望的那样,通过规模化发展摊薄网点运营成本从而实现盈利。
从财报上看,每日优鲜的营收规模的确在逐年增长,但亏损额度也在持续扩大。2021年每日优鲜预计亏损超过37亿元,相比2020年的亏损额度不降反升。
曾有券商指出,前置仓模式盈利难在于其毛利难以覆盖履约费用。
履约费用包括与产品交付和仓库运营有关的费用、前置仓和质量控制中心的租金和折旧费用等。
据每日优鲜招股书,履约费用为公司运营费用的最大头,一度占据总收入的比例一度达34.9%,占营业费用最高达59.6%。
此外,农产品单个、单价的利润并不高,因此需要多SKU,满足消费者去农贸市场能买到所有东西的体验。因为SKU少了,用户的粘度就没有了。
或许是出于这种考量,每日优鲜自从2019年开始大规模扩展品类,初期每日优鲜的SKU仅有600多个,但在2021年的招股书中,其披露的SKU已经扩张至4300余个。
但其中的痛点在于,一旦SKU多了,供应链的运营风险会成倍增加。而生鲜产品是属于易损耗类的产品,单价不高,因此单位农产品利润不足以支撑整个供应链的损耗。
在连年亏损状态下,每日优鲜也与产品供应商爆发出矛盾。
一位网友在黑猫投诉上反映每日优鲜拖欠110万元的货款大半年的时间,并透露每日优鲜华南仓90%的供应商已经停止供货。
根据每日优鲜2021年三季度报,每日优鲜尚未支付的供应商欠款净额为16.52亿元,同比去年增加了34%。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优鲜目前的困境在业内并非是孤例。
同样采用前置仓模式的叮咚买菜在经营上也是连年亏损,2018-2021年的累计亏损也达到114亿元。近段时间以来,叮咚买菜被曝出退出安徽宣城、滁州,广东中山、珠海等共8大城市,几近叮咚买菜在全国四分之一的网络布局。
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不认为前置仓模式是生鲜电商的最优解或者是终极模式。
盒马鲜生CEO侯毅此前也对媒体表示,并不认为前置仓能让自己盈利,这种烧钱换流量的模式永远也不会赚钱,除非它能长出另一个新模式。
如此看来,依靠前置仓模式“一炮而红”的每日优鲜,以及同样凭借前置仓实现成功上市的叮咚买菜,都需要向资本市场回答如何依靠该模式实现自我造血,但留给每日优鲜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酝酿中的变局
当前,生鲜电商行业正在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局面。
除了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正在遭遇困境,生鲜电商行业中另两类主流模式——以美团优选、多多买菜为代表的社区团购模式,以及以盒马生鲜为代表的仓店一体模式,目前的发展也面临较大的挑战。
曾被“寄予厚望”的社区团购模式,由于政策管控失去了资本的“热情”,近两年体量收缩严重。2021年社区团购中的明星企业同程生活遭遇大溃败,今年3月橙心优选被曝全线关停,京东旗下的社区团购业务京喜拼拼也传出全部被裁。
尽管社区团购在今年春季上海爆发的疫情中也赚了一波关注和流量,但如今看起来并非是该模式兴盛的“前兆”。今年4月底,美团优选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撤退,同时关停北京业务;十荟团和兴盛优选也在不断收缩战线。
盒马鲜生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今年3月,盒马鲜生一口气同时关闭在南京、成都、广州的共5家门店,业界分析认为盒马鲜生关店的原因在于无法实现盈利......凡此种种,都在表示,这些成长于生鲜电商2.0时代中的代表企业,前景看起来都晦暗不明。
与此同时,生鲜电商行业中涌现出了新的、更为强大的对手——即大型超市与各类外送平台(主要是美团、饿了么、京东大家)合作延伸出来的到家服务。
这一轮到家服务与曾经O2O热潮的最大不同在于,市场配套先于需求存在,即成熟的TO C配送平台已经渡过生死线,并且形成了寡头垄断格局,而平台上超市自身的海量商品,使得前置仓模式的长尾效应碰到了真正的对手。
对于每日优鲜而言,真正的可怕之处在于,用户已经在这类类似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台上养成即时购物的习惯,只要平台能够保证生鲜产品的质量及配送时间,再辅以一定的优惠,每日优鲜这类垂直电商根本留不住用户。
曾是每日优鲜重度用户的小杨,就在不知不觉中转向美团买菜。她发现每日优鲜配送速度比以前更慢,而且配送的菜品质量也曾多次让她失望。
小杨的转投并非个例,2021年第1季度,每日优鲜的有效用户下滑至790万人。而在2020年末,这一数字为870万人。对于每日优鲜来说,花大力气、砸钱培养起用户线上购买生鲜产品的习惯,到头来却很有可能为他人做嫁衣。
或许是出于对未来危机的考量,每日优鲜在招股书中提出过“(A+B)×N”的概念。A是指当前的前置仓模型,B是智慧菜场,N是零售云服务,每日优鲜系统通过这些新业务来加入到下一场竞争中。
不过从目前的表现来看,每日优鲜上述的智慧菜场和零售云两项业务,还没有贡献太多的收入,两者合计占比总收入还不到3%。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纵观生鲜电商行业,旧的商业模式面临坍塌,而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徐徐图之摧城拔寨,一切尚且幽暗未明。
参考资料:
1. 未来消费APP《每日优鲜,走向终局?》
2. 南方周末《每日优鲜:八年亏掉百亿,前置仓长不出新模式》
3.粉笔财经《每日优鲜财报难产、濒临退市,青岛国资20亿亏到3600万》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